出处: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:2018-03-23 11:27:11 您是第0位浏览者
近几年,多地相继出台“最严交规”来整治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,让不少车主惊呼“12分根本不够扣”。不过,近日有媒体报道,江苏无锡交警在其微信公众平台上线“学法免分”功能。对于符合条件的交通违法行为,当事司机在一个记分周期内,通过微信考试,只要考试成绩不低于90分,就可以对一起记分分值为3分(含)以下未处理的交通违法行为做免记分处理。而且,一张驾驶证在一个记分周期内有两次“学法免分”的机会。
事实上,“学法免分”并非无锡一家独有。在无锡之前,同省的苏州、南京也都已经进入这一政策的施行阶段。如果把视线放到全国,会发现浙江、淄博等省市,也都推出了高速违章网上答题可减免记分的政策。
从具体实施情况来看,各地的“学法免分”并非零门槛、无限制,而是必须同时满足多个限制条件,包括驾驶人必须持当地核发的驾照;驾驶车辆必须为登记在本人名下的当地号牌非营运小型车辆;只适用在本行政区域范围内发生、记分分值为规定分值的非现场交通违法记录等。不同的是,有的地方一个记分周期内只有一次免分机会,而部分地方则像无锡一样提供两次机会。
近年来,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,多地逐步加快对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实施全面记分管理的步伐。事实上,面对交规由“较严”到“最严”的转变,广大市民肯定需要一定时期的缓冲与适应过程。而现实中,不少地方在实施全面记分之前,也都人性化地设置了一定时间的过渡期。无锡等地“学法免分”政策的实施,正是对市民对于新交规不适应的救济和宽容。
可以说,这一政策的实施不仅体现了宽严相济的执法理念,更体现了执法以及治理的弹性、温度与善意。对于一些较轻微的交通违法行为,有条件地予以豁免,可以增强当事司机对交通法规的认知,增强其守法的自觉性。通过法律与执法的刚柔结合,也可以换来市民对于全面记分政策更多的理解与支持。毕竟,从执法的价值和效果来看,扣分、罚款等处罚手段并不是最终目的,教育与正向引导才是。
这种宽严相济、人性化、带有一些治理创新的执法方式值得点赞。但是,仍需指出的是,对于“学法免分”政策的进一步实施,不能仅仅停留在政策实施本身,相关部门要做的显然还有很多。
《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》第二十三条规定:对在一个记分周期内记分达到12分的,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扣留其机动车驾驶证,该机动车驾驶人应当按照规定参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、法规的学习并接受考试。考试合格的,记分予以清除,发还机动车驾驶证;考试不合格的,继续参加学习和考试。可以看到,虽然具体的表现形式不一样,但从法理上看,“学法免分”并不与上位法的相关条款相抵触,也不存在越位的嫌疑。各地当前实施的“学法免分”只是把法律规定的记分达12分后参加学习和考试的做法进行了前置。所以,“学法免分”政策也就没有像此前一些地方所实施的“减分券”或“免分券”那样引发合法性争议。
但是,需要指出的是,虽然“学法免分”目前还只是少数地方的创新之举,但在互联网传播的影响下,不少并未实施该项政策的地方也出现了正在或者即将实施的“谣言”。虽然有不少地方及时进行了“辟谣”,但“辟谣”之余也应该思考本地区是否有借鉴的可能性。另外,合法性有了,也应该把握好“学法免分”的“宽”与“全面记分”的“严”之间的平衡。在避免失之过严的同时,也应该避免失之过宽,以免法律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。
更重要的是,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还要加强监管以及后续效果的评价,除了设置一定的门槛和限制条件以外,还要及时跟进相应的配套措施以及惩戒机制,避免出现“代学习人”甚至“职业考试人”。以免“学法免分”这项好政策发生跑偏,沦为部分人交通违法的借口甚至非法获利的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