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处: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:2016-12-13 10:27:01 您是第0位浏览者
“往左打!好,一点儿就好。”12月7日,太原市双塔寺街金盛驾校训练场,47岁的驾校教练冯艳林正蹲在训练场边,眯着一只眼睛,用手瞄着地上的标线,严厉地指导车内的学员。车停后,冯艳林急忙跑到车前,打开车门为学员指出之前驾驶中存在的问题,耐心又和蔼。看到他态度转变之快,记者很是不解,但冯艳林笑着说:“学车就像小儿蹒跚学步,错误必须严厉指出;而教学需要耐心。不然就是对学员和其他交通参与者安全的不负责任。”
有着近30年驾龄的冯艳林是娄烦县人,2015年底,冯艳林来到太原,通过驾校选拔和考试,正式成为了一名驾校教练。
初当教练时,冯艳林发现教练工作和想象中有很大不同。冯艳林说:“如何将自己的驾驶技能转化成教学语言,更便于学员理解,就是个很大的难点。”为了更好地教学,冯艳林利用休息时间,跑遍了太原的各大驾校“偷艺”。晚上下班后,他在训练场上一遍遍实验,将车辆行驶轨迹绘制成图,经常与其他教练一同商讨到深夜,终于琢磨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教学方法。据金盛驾校统计,冯艳林执教的200多名学员,驾考通过率高达90%。“看着学员们走出考场,拿到驾照,也是我最开心的时候,那时候觉得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。”冯艳林指着驾校办公室墙上历届学员的合影说。
时至中午,上午的学员刚离开,中午的学员就到了,只要学员训练有问题,冯艳林马上放下手里简单的午餐,进行指导。记者观察到,一碗中碗炒米冯艳林吃了22分钟,其间起身放下碗筷13次。
下一篇:上海:明年学车“先培训后付费”